1.關于武陵源的警句、詩句
觀景途中 (周 原)
五步稱奇,七步叫絕;十步之外,目瞪口呆。
游張家界 (沈從文)
險極腰肢寨,幽深金鞭溪;更上黃石寨,一覽眾山低。
武陵仙境 (楊國湘)
王岳精靈聚,三山紫氣凝;仙境何處有,武陵源上尋。
贊青巖山 (廖漢生)
野奇險秀幽,美景不勝收;黃山武夷俊,青巖勝一籌。
青巖山 (尚 楊)
炎炎大千界,此山獨清涼;世人應至此,凈心復凈腸。
夜聽溪聲 (莫應豐)
人生一快事:夜聽金鞭溪;縱是群山倒,甘心碾作泥。
游清心潭 (龔海南)
峰高日麗云行,溪幽徑曲林深;碧潭蒼巖空亮,斜塔倒影清心。
2.關于武陵源的詩句
1.《桃源行》唐.王維
漁舟逐水愛山春,兩岸桃花夾古津。
坐看紅樹不知遠,行盡青溪不見人。
山口潛行始隈隩,山開曠望旋平陸。
遙看一處攢云樹,近入千家散花竹。
樵客初傳漢姓名,居人未改秦衣服。
居人共住武陵源,還從物外起田園。
2.《水調歌頭》宋.魏了翁
更盡一杯酒,春近武陵源。
源頭父老迎笑,人似老癯仙。
檢校露桃風葉,問訊渚莎江草,點檢舊風煙。
3.《花村六韻》唐.吳融
地勝非離郭,花深故號村。已憐梁雪重,仍愧楚云繁。
山近當吟冷,泉高入夢喧。依稀小有洞,邂逅武陵源。
月好頻移座,風輕莫閉門。流鶯更多思,百囀待黃昏。
4.《即事》宋.王安石
徑暖草如積,山晴花更繁??v橫一川水,高下數家村。
靜憩雞鳴午,荒尋犬吠昏。歸來向人說,疑是武陵源。
5.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》唐.李白
想像東山姿,緬懷右軍言。梧桐識嘉樹,蕙草留芳根。
白鷺映春洲,青龍見朝暾。地古云物在,臺傾禾黍繁。
我來酌清波,于此樹名園。功成拂衣去,歸入武陵源。
3.描寫張家界美景的段落摘抄
索溪峪,因溪水狀如繩索而得名,土家語意思是“霧大的山莊”.索溪峪位于湖南省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東北部,呈盆地狀,四周高,中間低,山、丘、川并存,峰、洞、湖俱備.索溪峪的景觀,以山水為依托,不僅山奇、水秀,而且橋險、洞幽. 索溪谷風景區
是武陵源風景區的組成部分, 在慈利縣境內, 索溪流域內奇峰、異巒、怪石、清流、綠蔭構成各種神奇美景.十里百里溪為主要游覽路線, 主要景點有仙女橋、回音壁、南天門、天臺、百丈峰、插旗峰、黃龍洞等,還有造型逼真的“猛虎嘯天”、“群女拜觀音”等.
天子山風景區天子山,與張家界、索溪峪山水相依,交臂為鄰,面積六十五平方公里,主峰海拔一千二百五十六米.從這里舉目遠眺,武陵千山萬壑盡收眼底.天子山被譽為“秀色天下絕,山高人未識”的自然風景處女地,它有一座天橋,兩口天池,三座古廟,四個天門,五處飛泉,六個洞府,七個風景區,八十四座天然觀景臺.它集奇、險、秀、幽、野于一體,尤以石林、云海、霞日、冬雪為其奇觀.那一片片石林,千姿百態,或如刀槍劍戰森立刺天,或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.彌漫于山腰谷底的云霧,變幻莫測,時而涌若滾滾波濤,時而飄若縷縷游絲.朝霞中的天子山金壁輝煌似一幅油畫;月光下的天子山朦朧迷離像一幅山水圖;冬天的天子山是銀色的世界.
還有神堂灣、御筆峰、仙女獻花、點將臺等眾多的勝景,披著神秘的面紗,訴說著動人的故事,吸引著人們前云探幽尋勝.
索溪峪風景區
索溪峪,西南緊連張家界,西北毗鄰天子山,面積一百四十七平方公里,有景點二百多處.
索溪峪山、水、洞自成一體.山,奇峰起伏,交錯成趣;水,泉清瀑美,千姿百態;洞,幽深神秘,其妙無比.那恍若仙境的地下宮殿黃龍洞,天然浮雕羅列、充滿詩情畫意的十里畫廊,碧波蕩漾的寶峰湖,充滿傳奇色彩的百仗峽,以及太虛幻境般的西海云霧,一剛一柔、形態風格迥異的鴛鴦瀑布無不令人留連忘返.遠在明代中葉,就有人在巖壁題詩贊曰:“高峽百丈洞云深,要識桃源此處尋.”
秀麗山水--索溪峪
索溪峪自然保護區位于武陵源的東部,是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政府的所在地.這里以奇峰秀水、鐘乳洞和深壑著名.主要景點有黃龍洞、寶峰湖、十里畫廊、西海、百丈峽、神堂灣、索溪等.索溪峪景區面積約180平方公里.區內約有3000座獨具特色險峰. 固有張家界奇峰三千之說!
4.天子山的四大景是
天子山是武陵源區四大風景之一。它位于“金三角”的最高處,海拔最高1262.5米(昆侖峰),最低534米(獅蘭峪)。天子山的風光,用一名話來概括,就是“原始風光自然美”。她的景觀、景點都是天造地設,全無人工雕琢痕跡。這里不但有奇山秀水,還有淳樸的民情、民風、民俗。有人評價說:“誰人識得天子面,歸來不看天下山”,“不游天子山,枉到武陵源”。
天子山一帶,風光旖旎,景色秀美,景點眾多。天子山因明初土家族領袖農民起義領袖向大坤自號“向王天子”,而得名。天子山東臨索溪峪,南接張家界,北依桑植縣,
5.天子山景區介紹
1、空中田園:空中田園坐落在天子山莊右側經老虎口、情人路方向兩公里處的土家寨旁,海拔1000余米。
它的下面是萬丈深淵的幽空中田園谷,幽谷上有高達數百米的懸崖峭壁,峭壁上端是一塊有3公頃大的斜坡梯形良田。田園三方峰巒疊翠,林木參天,白云繚繞,活像一幅氣勢磅礴的山水畫。
登上“空中田園”。清風拂袖,云霧裹身,如臨仙境,使人有青峰鳴翠鳥,高山響流泉,身在田園里,如上彩云間”之感 。
2、點將臺:坐落在白霧繚繞的深谷里,怪石嶙峋仿佛數十人形,“皇帝”高居正中,前方“傳令官”正在宣讀圣旨,“左丞右相”弓身而立,“將士們”屏息靜聽。傳說向王天子曾在此閱兵點將。
3、賀龍公園:坐落在1200米的千層巖左側。公園內,屹立在“云青巖”上的賀龍銅像與大自然連為一體,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這是我國近百年塑造的最大的一尊銅像。神堂灣:神堂灣是一個神秘的天國,一座綠色的迷宮,至今無人問津。
一個凹形深谷,四面是刀切般的絕壁,終日霧雨霏霏。向下層巒疊嶂,形成五級神堂,谷底深不可測,被稱作“神秘的天國”。
4、仙人橋:又稱天下第一橋,坐落在猴子坡上、天子峰下的王爺洞對面。橋屬自然形成,長26米,寬1.5米,厚一米多,高約六七十仙人橋米,飛架在兩岸懸崖絕壁之上,鬼斧神工,維妙維肖。
5、神兵聚會:從仙人橋去老屋場,但見深谷里密密麻麻羅列上百座石峰,活像一群威武雄壯的將士列隊聽令,相傳這是向王天子的神兵在聚會。神話雖不可靠,但石峰如此集中壯觀,在武陵源也屬罕見。
我想引用一位美術大師的話:“豈有此理,莫名其妙,說也不信,到此方知”。不看神兵聚會,怎知石峰成林。
6、御筆峰:御筆峰”這是令攝影家與畫家們傾倒的最佳風景點之一,國內外30多家畫刊報紙曾展露過它的芳容。御筆峰她位于天子山天子閣西側的山谷中。
站在觀景臺向西南遠眺,但見山谷數十座錯落有致的秀峰突起,遙沖藍天,靠右的石峰像倒插的御筆,靠左的石峰似擱筆的“江山”。這石筆相傳是向王天子留下的,他當年興兵起義,提此筆批閱公函。
御筆峰前的圓柱形石峰就是他的御書臺。聽說臺上還刻有向王留下的一幅筆力遒勁氣吞山河的對聯哩。
7、仙女散花:坐落于御筆峰斜對面。茫茫云海翻滾,把無數畫峰翠崖變成了座座孤島,石峰俏立云端,風驅白霧,態極妖嬈,漸露一少女的倩影。
她頭插鮮花,胸脯隆起,懷抱一只玲瓏的花籃,右手抓起滿把的鮮花向人間,滿月似的臉龐還掛著淡淡的微笑,巖頂灌木滴翠,山腳山腰野花如錦,每到春暮,天風吹,流云飄,恍如仙女將鮮花撒向人間。這奇景就是飽人眼福的仙女散花。
8、大觀臺:這就是大觀臺,極目遠眺,千百座奇峰盡收眼底。專家測算出武陵源石峰有3103座,一如一位高超的雕塑大師,模擬宇宙大觀臺萬物,無不形態逼真,維妙維肖,栩栩如生,呼之欲動。
9、步難行:這一狹長臺地伸向東方,盡頭處臺地斷裂成兩峰,裂縫深100米左右,兩峰間隔不到1米,分出石峰長約10米,寬約2米,乃一絕佳觀景臺,但是,就這一步,膽大者如履平地,舉步之勞;膽小者戰戰兢兢,終不敢越雷池半步。懸崖與懸崖之間,僅一步之隔——或者說,生與死,只隔一步。
不知各位敢不敢跨過這一步。10、武士訓馬:看罷絕景“仙女獻花”,前行數十步,回眺右側曠谷,但見數十奇峰林立。
中有一峰似駿馬昂首振鬃長嘶,側有一石似武士訓馬武士牽韁繩馴馬。相傳這是向王天子的坐騎與衛兵。
山谷四周有不少神態各異的“武士”正在看熱鬧哩。松濤陣陣似馬嘶人吼。
11、將軍巖:將軍巖!民間傳說是向王天子的化身,看他身披金甲,肚腹微突,背手而立,那神采,那風韻,儼然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。已故著名作家莫應豐寫詩贊道:“寂寞深山萬古幽,天工造化藝人羞,山中天子隨云去,石上將軍伴歲留”滄桑無語,歲月無邊,長留天地間的是將軍風采!12、天子峰:在茶盤塔的西南側,有一座海拔1200多米高 的山峰,這就是“天子峰”。
天子峰,看上去活象一位偉人,他坐在那里,天子峰身披鐵甲,右手握箭,濃眉隆起,兩眼怒視前方,似正要指揮千軍萬馬出征,大戰一場。這個形象就是人們傳說的向王天子,所以取名叫“天子峰”。
賀龍公園 自天子山上賀龍公園始,有公路經天子山鎮、中湖鄉、永定區教字埡鎮直達張家界市城區,全程58公里;沿此條經張家界市區可達武陵源區人民政府駐地、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,里程分別為114.8公里、89公里。山頂公路與楊家寨景區、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袁家界小景區相通,全程20公里。
仙人橋 仙人橋又稱天下第一橋,高約六七十米,飛架在兩岸懸崖絕壁之上,鬼斧神工,惟妙惟肖,古人云:“天地可掬,此真天造也”。仙人橋為紅砂巖結構,兩端生有高大的黃山松和杜鵑樹,濃蔭掩映,極其美麗。
橋的東頭還有自然形成的石級,人可順石級而下,走上天橋,下視萬丈深淵,令人頭暈目眩,非健壯者不敢逾越,旅游者無不贊嘆,說它是“天下絕景”。老屋場 從天子山農場往左經丁香溶有簡易公路可去老屋場小景區。
旅游旺季,有班車從賀龍公園開往桑植縣城。此外,建有步行游道16公里。
境內。
6.關于張家界的歇后語,名言,詩句
觀景途中 (周 原) 五步稱奇,七步叫絕;十步之外,目瞪口呆。
游張家界 (沈從文) 險極腰肢寨,幽深金鞭溪;更上黃石寨,一覽眾山低。 武陵仙境 (楊國湘) 王岳精靈聚,三山紫氣凝;仙境何處有,武陵源上尋。
贊青巖山 (廖漢生) 野奇險秀幽,美景不勝收;黃山武夷俊,青巖勝一籌。 青巖山 (尚 楊) 炎炎大千界,此山獨清涼;世人應至此,凈心復凈腸。
夜聽溪聲 (莫應豐) 人生一快事:夜聽金鞭溪;縱是群山倒,甘心碾作泥。 游清心潭 (龔海南) 峰高日麗云行,溪幽徑曲林深;碧潭蒼巖空亮,斜塔倒影清心。
天然圖畫 (吳徽鐘) 不到張家界,焉知天下奇。抬頭一柱遠,回首萬塵低。
羅漢迎賓早,飛云入峪遲。天然圖畫里,休道不如歸。
游張家界 (李恕人) 喜至張家界,風光第一流。金鞭拔地起,銀劍向天抽。
峰動云飛處,水分石上洲。蟬聲鳴不斷,人在畫中游。
張家界行(艾定增) 曉登黃石寨,暮宿金鞭巖。崖如刀削出,山似斧劈開。
云從腳下起,日自嶺邊來。欲隨溪水去,何處是蓬萊? 勝 境 (何郝炬) 呼搖萬壑松,怪石刺蒼穹。
玉柱擎天立,金鞭拔地雄。 云回黃石寨,日照望郎峰。
勝境何由出,應驚造化工。 游張家界有感 (成瑞湘) 頑石竟通靈,千姿百態生。
日照金鞭閃,月擁玉闕明。 澗邊瑞草碧,巖頂虬松青。
攀登崎嶇路,還須有志人。 癸丑夏自美歸國游張家界述感。
久聞仙界美,遠來故國游。 翠峰連云起,碧澗拂嵐流。
峨巍勝鐘岱,幻譎夸美歐。 豐沛行不虛,長縈夢寐無。
金鞭溪吟 (吳丈蜀) 金鞭溪幽地,廿里聽溪聲。一步一觀景,千峰千造形。
山環獅寨險,水繞四門清。終識桃源路,今朝到武陵。
茅花界 (清·陸文起)溪澗層層曲,山行節節高??阢曄ヅc下,足仗手均勞。
谷口云眠白,林中鳥語嬌。萬峰群柱立,俯視歸焦堯。
張家界紀游(常修穎) 贈孟起同志 車入張家界,塵煩已半丟。樹生千歲綠,人老百年休。
義重珍林節,衣成笑沐猴。松杉若識我,風動自點頭。
夕照看金鞭 (彭秀模) 麗質閨藏久,純真出自然。森林原始在,溪壑太虛玄。
山色浮空翠,泉流瀉玉圓。排云奇石立,夕照看金鞭。
杉林幽徑 (李伏波) 杉林幽徑里,結伴共扶筇。人語隔煙樹,溪聲下險峰。
天梯懸絕壁,石隙掛虬松。更上黃獅路,云深第幾重。
蘆 茅 界 (明·王儒庭) 極目群山頂,高低接大荒。人煙飛鳥白,樹色嶺云黃。
此日安耕鑿,當年說戰場。咄哉天咫尺,消息轉微茫。
詠百丈峽 (清·吳肇端) 人游山峽里,宛在畫圖中。壁愛雙屏列,天看一線通。
猿啼聲處處,古木葉叢叢。日夕歸來晚,泉聲兩岸風。
泳張家界 (高 豐) 大好張家界,勝境出云間。奇峰拔地起,隊隊排仙班。
巖壑何幽美,佳處絕人寰。朝霞互掩映,忽然云霧漫。
磴道羊腸少,險獻難近攀。林深失蹊徑,柳岸綠灣灣。
瀑聲震耳鼓,泉水去潺潺。浮生若大夢,悠悠天地間。
我欲結茅舍,樂此不愿還。 游張家界 (李友元) 中國張家界,人間一仙山。
綠海藏深壑,翠嶺生紫煙。 奇峰蒼穹矗,絕壁云霧纏。
瑤臺立黃石,迷宮豎金鞭。 天橋凌空跨,銀瀑依天懸。
苔鋪上下石,雨灑高低泉。 古藤橫深澗,勁松斜中天。
猿啼聲楚楚,鹿喚意綿綿。 靈氣出幽處,寶光串銅錢。
涼透精神爽,鮮沁身心寬。 最愛峰林晚,碧空轉玉盤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365教育網 » 武陵源天子山的名句.(關于武陵源的警句詩句)